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安徽池州)官方网站        
您所在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最新动态
政务服务“加码”企业办事“减负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8-07 08:49

【 字体:

  政务服务有温度,要素保障有力度,助企纾困有精度— —

  政务服务“加码”企业办事“减负”

  □ 记者 鲍勇

  日前,集中区管委会官网上的“领导信箱”里收到一封来自合肥的感谢信。写信人吴女士写道:她在该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股权出质登记业务时,系统突发故障导致无法当日出具《股权出质登记通知书》,该中心企业登记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聂俊立积极帮助其协调,并通过邮寄方式送达通知书,免去了她来回奔波的烦恼。这种“ 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的高效服务,让她切实感受到了集中区优良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集中区始终践行“绿灯给企业,红灯给自己”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完善要素保障、深入访企问需,以务实作风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政务服务是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集中区把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在深度对标沪苏浙等产业前沿地区改革经验基础上,系统梳理政务服务堵点难点,结合园区产业发展实际,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和效能提升。

  “我们从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布局入手,开展综合窗口改革,进一步规范综合窗口受理流程,织密政务服务‘一张网’,现已实现325项政务服务事项平台办理、146个事项‘全省一单’、358项服务集中办理。”该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彭鹏介绍,针对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中心设置企业诉求“挂号”窗口,联合多部门“会诊”。同时,以数据共享为抓手,设置“一件事”服务窗口,发布1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类型,着力推动“一类事项”高效办理。

  近日,周先生来到该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登记综合窗口,询问是否可为其位于江苏省的盛洲纺机配件有限公司办理股权变更登记。工作人员立即以“跨省代办”方式帮其在江苏政务服务网提交了申请,并完成了股权变更登记。彭鹏介绍,该区2021年3月组建代办团队,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材料申报、上门收件等“帮办代办”服务,目前可“帮办代办”供地项目、企业设立等40个事项,让企业“零跑腿”。

  “在线录入信息后,税务部门很快通过审核,接着,企业登记窗口就为我办完了所有业务,不到半个小时就领到了新的营业执照。”近日,安徽汉为云创业空间服务有限公司的罗先生体验到“一类事项”高效办理的便利。精简流程、压缩时限、“帮办代办”……集中区以便捷、高效、温暖的政务服务,实现了让企业、群众“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全周期”做好要素保障

  要素跟着好项目走——在“产业强区”的道路上,完善的要素保障既是项目快速落地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落户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推手。

  “聚焦项目供地保障,我们探索制定全流程‘保姆式’用地保障方案和低效用地再开发路径,对新增工业项目实行100%‘标准地’供应。”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局长唐义兵介绍,集中区严格执行市招商引资项目事前研判会商机制,建立了园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清单,对纳入省、市重点计划的重大项目,提前预留用地指标,优先纳入年度土地报批和供应计划。同时,根据项目落地时序动态调整用地布局,确保重大项目“落地即有地、开工不误时”。今年上半年,该区已为蓝豹新材料、京东云仓二期等7个重点项目供地516亩。

  聚焦民营企业融资瓶颈,集中区以政策创新破局。“2024年,我区共开展5场政银企对接会,助企业现场签约融资3.16亿元。今年已召开3次政银企对接会,现场解决企业融资需求2.87亿元。”该区财金部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集中区持续完善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对接、专班服务、清单化管理”模式,推动金融机构靠前服务、靶向发力。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帮助园区企业对接银行机构获得授信总金额达82.60亿元,惠及企业255家。在强化政银企合作的同时,该区还进一步完善民间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组合运用小微债、融资租赁、担保等金融产品,为121家企业提供了超10亿元金融支持。

  近几年,该区还根据企业诉求,结合园区发展实际,不断强化道路交通、水电气网等配套建设,全力搭建招工引才、技术创新等平台,以日益完善的要素资源为落户企业保驾护航。

  “全覆盖”为企纾困解难

  园区打造服务型政府,必须“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近年来,集中区一直坚持执行落户企业包保责任制,由管委会党工委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常态化深入园区一线收集企业诉求,为企纾困解难。今年,该区又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精准制定方案,开展了访企专题行动,以“党工委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双轨包保机制,对园区130家外向型、科技型及“ 五上”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及137家规上重点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

  “ 在走访中,全面梳理中央、省、市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及助企惠企措施,统一印制成150余份政策手册,通过上门走访、现场分发等方式开展政策宣讲,确保惠企政策‘送上门、讲得清、有成效’,推动企业真正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另外,同步收集企业诉求,建立问题分级分类处置机制,以‘领导领办+部门会办’模式,明确不同层级问题的处理流程和责任部门,限时办结销号,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该区营商办负责人章正春介绍,截至目前,区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已先后走访企业及重点项目157家,收集问题127个,其中现场办结19个,交办108个(已办结105个)。

  安徽普洛兰管道修复技术股份公司2019年落户集中区,一直深耕非开挖管道原位固化修复领域,已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产能与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今年开展的访企专题行动时,该公司行政总监舒时留反映“高端人才难引进、难留住”。结合高技术人才难引进、一线工人难招聘等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集中区发挥此前编制的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目录优势,主动在引才举措、育才平台、留才环境上下功夫、求突破,成功帮助该公司招聘博士后1人,并聘任池州学院2名博士担任“科技副总”,有效推动了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集中区将继续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模式,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