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各部门分散上门检查,经营时常被打断。现在,多家单位‘综合查一次’,既省时又省力,能让我们更专注于经营。”东至县麦都娱乐中心负责人道出了众多市场主体的共同心声。一次进门,全面“体检”,多部门联合执法既彰显了监管力度,又不失服务温度——这一变化源于东至县正在推进的“综合查一次”改革。企业迎检更轻松日前,麦都娱乐中心迎来一支特殊的执法检查队伍——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检查没有兴师动众、轮番上门,而是由多个部门组成一支联合检查组,一次性完成对娱乐场所的全面“体检”。检查过程中,公安部门发现监控录像保存时间不足30天;消防部门指出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流于形式;市场监管部门查出许可信息未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面对检查出的多项问题,该场所负责人当场表示立即整改,并对这种检查方式表示欢迎。“作为文化娱乐场所,需要执法检查的方面较多,每次都需要负责人在场陪同。这次执法人员‘一次进门、集中检查’,切实减轻了我们的迎检负担。”该娱乐中心负责人表示。更让企业负责人感到惊喜的是,他们可以通过“皖企通”平台对本次检查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这对企业负责人来说是好事,让他们对行政执法行为有了话语权,能感受到这是改进执法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缕新风。创新执法新模式“综合查一次”模式通过整合执法资源、集成检查事项、压缩检查时长,切实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显著提升了执法效率与监管质效。这一改革的背后,是该县将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及“综合查一次”改革纳入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大接访”重点任务清单,作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抓手。该县出台《东至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线上场景应用,依托“皖政通”“皖企通”平台,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检查码,线上形成“任务发起—亮码检查—评价反馈—督促整改”检查闭环。为确保改革有章可循,该县梳理印发《东至县“综合查一次”清单1.0版》,明确了检查事项、检查主体、检查内容、检查依据以及时间和频次。对没有法定依据或法定依据发生变化的检查事项,全面清理调整;对没有实际成效的检查事项,予以取消;未经上级公布的检查事项,不再实施。此外,该县充分发挥县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建立起牵头部门统筹、配合部门协作对接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研判、标准评估论证、问题协调解决等机制,着力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执法新模式落地实施。目前,全县公示涉企行政检查主体22家,跨部门“综合查一次”行政检查事项清单51项,年度检查频次预计下降64%,切实帮助企业减负。注重服务树品牌“综合查一次”改革不仅体现在执法方式上,还体现在执法理念创新上。县生态环境局利用在线自动监控平台、企业用电监控系统推行非现场监管、预警式检查,研判检查对象守法情况,主动发现和识别违法违规行为及线索,实现精准执法、智慧执法。对非现场检查方式能够达到行政检查要求的,原则上不开展现场检查,这种“无感检查”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在执法监管中,坚持包容审慎原则,重新梳理“轻微免罚2.0版”,涉及16个部门174个事项;“首违免处2.0版”,涉及12个部门257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共办理轻罚案件132件,轻罚金额98.75万元;免罚案件81件,免罚金额62.775万元。这种柔性执法方式,主要通过预警提醒、调解协商、不予处罚、跟踪指导等方式,引导企业主动纠错,积极整改,实现纠错与发展“双赢”。该县还将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六免之城”品牌建设。重新梳理“证明免交2.0版”,涉及18个部门共157个事项;推行“证照免带”,梳理常用证照清单413类;建立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县级“办事免跑”负面清单340项。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系统梳理国家、省、市产业扶持、财政奖补、减税降费、人才等方面惠企政策,梳理县级“免申即享”项目政策222条,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从“多头检查”到“一次搞定”,从“企业应付”到“企业欢迎”,该县“综合查一次”改革正以坚实的步伐,一步步破除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力。
相关新闻
- 市发展改革委“合同履约+信用调解”新模式获评 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2024-12-24 10:06
- 池州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创业辅导第一站”第十一场专场活动暨 “助企增信”提升新兴企业合规经营能力(青阳)专场活动 2025-10-27 08:28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回信贺信精神 研究部署生态环保、信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 2025-10-24 08:44
- 九华山风景区成功举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暨非公党建进民企大讲堂”活动 2025-10-24 08:44
- 青阳农商银行推出“黄精贷” 2025-10-23 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