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效能,东至县多措并举激活信用资源,增强乡村振兴动能。
一是引“活水”促发展。健全完善金融、产业“双服务团”模式,构建“乡村吹哨、服务团报到”工作机制,推动金融、产业要素和服务下沉。在村新建“惠农金融”服务室170个,从参建银行选派“金融村官”94人驻村服务,常态化做好预防电诈宣传、金融知识普及、信贷产品推广、贷后管理服务,2024年为信用主体发放贷款3.63亿元。根据本地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遴选特色种养专业技术人才65人,采取结对联系、巡回指导方式,累计开展“五送”活动7200余次,服务各类信用农业经营主体610余个。
二是倡“诚信”促和美。充分征求乡镇、村意见建议,制定乡风文明评议清单,同步指导村级完善制定“信用版”村规民约190个,建立红白理事会等乡风文明促进组织114个,打造诚信文化公园、“群众守信说事点”106个,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嵌入诚信建设宣传内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活动810场次。探索建立和美积分积累转化机制,引导村民通过参与纠纷调解、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互助等方式获取积分,打造“信用积分超市”110个,累计折算兑换商品价值35余万元。
三是拓“场景”促善治。聚焦农村主体需求,按照“党建引领、政府引导、市场引流”的方式,县乡分层分类推进,调整充实“信用礼遇”清单。协调县级部门推出信用惠民政策措施59条,涵盖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指导15个乡镇结合实际制定有吸引力的信用优惠举措311个,吸引352家商超、餐馆等市场主体参与。目前相关场景已惠及群众9100余人次,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主动性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