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安徽池州)官方网站        
您所在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最新动态
池州经开区惠企便民服务再升级 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   |   发布时间: 2025-07-23 08:58

【 字体:

  七月盛夏,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名单,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完善的梯度培育体系和创新服务机制成功入选。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折射出园区服务理念从“企业找上门”到“政策送上门”的深刻变革。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池州经开区正通过惠企便民服务的系统性升级,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

  精准滴灌:惠企服务破解发展堵点

  “从发出求助到获得三家银行各1000万元授信,仅用了30天!”安徽同池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园区“一企一策”帮扶机制赞不绝口。这家生产可穿戴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业务扩张遭遇资金瓶颈时,通过经开区创新建立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快速解困。

  服务阵地前移成为惠企关键。截至6月底,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已走访80余家外向型、科技型企业,累计收集要素保障、政策咨询及兑付、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59个,实现即时办结率超50%。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园区实施“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统一纳入为企服务中心督办系统,明确责任部门与解决时限,建立全流程跟踪问效机制。

  金融服务精准赋能实体经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池州经开区创新开展“创业辅导第一站”活动,综合运用标准制定、品牌培育、政府质量奖申报等要素资源,为钜芯半导体等企业量身定制成长方案。通过银企对接平台,金融机构主动上门服务已覆盖90%规上企业。在半导体特色生态产业园建设现场,鑫汇达电线电缆项目负责人感慨:“从2月底进场,预计8月底竣工验收,到10月底实现试生产,经开区‘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理念让我们投资信心倍增。”

  民生为本:便民行动传递城市温度

  园区实行服务延伸至“家门口”。牧之路以东片区距离平天湖社区较远,以往居民办理医保缴费、老年认证、低保申请等业务需往返奔波,耗时费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池州经开区社会事务局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代办点建设,为周边居民提供多项便民服务。如今,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便捷地办理各类民生事项,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池州经开区还统筹推进多项惠民利民工程。开通滨湖实验学校通学公交专线,为绿地片区和江口大转盘周边的学生提供高效直达的出行服务;集中整治临港新城、清溪家园等安置小区违建问题,改善居住环境;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棚82处,解决充电难乱停放问题;启动流坡社区新洲组路灯安装工程,保障夜间出行安全。

  同时,池州经开区还谋划实施了森桥印象党群服务中心、平天湖社区卫生室(人才医疗服务站)、滨江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朝阳小学二期等一批民生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政务提效:打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

  在政务服务效率提升上,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设立企业诉求“挂号制”窗口,做到涉企诉求“一口”受理、闭环办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在线服务平台,实现项目申报、审批、监管等全流程电子化,大大缩短了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如今,园区平均审批服务效率缩短至1.45个工作日,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9.4%,政务服务评价好评率达100%。

  此外,池州经开区全面深化“综合查一次”工作,为涉企行政检查立规矩、定标准,深化部门协调联动,统筹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检查计划,做到应合尽合,以检查“瘦身”,切实为企业“减负”,让企业把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更多资源投入到经营发展上。

  资源盘活:“腾笼换鸟”释放发展空间

  开展闲置低效企业“一企一策”提升行动,通过“腾笼换鸟”策略,推动闲置厂房、土地等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流转,累计盘活闲置土地700余亩,清退承租的“小散乱污”经营户80余家、“腾笼”面积约14.6万平方米。利用盘活出的闲置地块,成功引入鑫汇达、晶丰硅基、鑫程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为园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池州经开区在惠企便民服务上的一系列升级举措,不仅提升了园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池州经开区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企业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服务环境,为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