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台县丁香村党群服务中心有一间“爱心超市”,这里满当当的货架上却不卖货,商品也没有标价,而是标注着“积分”。一袋洗衣粉20分,一包大米40分,村民汪大姐正用“文明存折”兑换洗洁精。她说:“参与支持村里活动,搞好自家卫生环境,就能攒积分兑物品,我每年都能兑到!”
2022年初,丁香村创新打造积分制“爱心超市”,把困难村民的具体需求和社会各界的物资捐赠有机衔接起来,不少困难村民凭借积分兑换到了物资,困难帮扶的精准度明显得到提升。初显成效后,丁香村围绕村民需求与村庄治理难点,详细制定完善了《“爱心超市”管理办法》,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动员全村村民参与积分获取,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孝老爱亲等5大类多项活动获取积分,积分评定通过后在爱心超市兑换米面粮油、生活用品等,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热情。
村民李大伯算了一笔账:“去年我家在环境卫生、邻里和睦方面都拿到了满分,不仅如此,但凡村里组织公益事业,我们全家都踊跃参加,一年下来,总共攒了200多分,可以换台电饭煲了。”像他这样的“积分达人”村里还有很多。在积分制的激励下,村民们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往村庄事务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参与的“主人翁”。如今,全村各家各户都主动投身到乡村自治当中,积极参与环境清洁、文化活动组织、困难帮扶等工作。乡风文明建设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动,凝聚起推动丁香村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随着积分制“爱心超市”的推行,丁香村矛盾纠纷逐年下降,没有了红白事铺张浪费的现象,志愿服务的参与率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报名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这种精神物质双激励的模式,既破解了基层治理中群众参与度低的痛点,也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据了解,丁香村还在继续探索“积分制+”,进一步打通积分与乡村建设参与、助农经济发展的关联,让文明积分真正成为流动的“乡村货币”,用“小积分”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大文章”。